【山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山行》,理解诗意,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秋日山林美景。
- 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图片、音频、视频等)
- 古诗朗诵录音
- 生字卡片
- 黑板或白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秋天的时候去山上玩过?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接着出示一幅秋日山林的图片,问:“你们觉得这幅图美吗?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描写这样的景色的?”
引出课题——《山行》。
2. 初读感知(8分钟)
-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远上”、“斜”、“白云生处”等,并进行组词练习。
3. 精读品析(15分钟)
- 分句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 “远上寒山石径斜”:远处的山路上,石头小路蜿蜒而上。
-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可见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停下车子,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林景色。
- “霜叶红于二月花”: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朵还要红艳。
-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如画画、说说、演一演等。
4. 深入探究(10分钟)
- 提问:“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为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让人印象深刻?”
-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讨论: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描写秋天的山景?
5. 拓展延伸(5分钟)
- 展示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如《山居秋暝》《登高》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多样性。
-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诵这首诗,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升华(2分钟)
- 教师总结:《山行》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林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布置作业:背诵《山行》,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最美的秋景。
五、板书设计:
```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他们在朗读、想象、讨论中逐步深入理解诗意。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语言特色的感知,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
七、附录:
- 《山行》原文及注释
- 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 学生作品展示(如绘画、朗读录音)
---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符合教学实际,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