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孔子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孔子不改其乐。此所谓“何陋之有”者也。吾友某君,亦居于斯地,名为陋轩。虽室宇简陋,然其志趣高洁,胸怀坦荡,常与文人雅士谈诗论道,吟风弄月。其轩虽小,却能容天地之心;其境虽贫,却能养浩然之气。
一日,某君邀余共饮于陋轩之中。轩内陈设朴素,仅一几一榻而已。壁上挂有古画数幅,皆为友人所赠。案头置书卷数册,多为经史子集之选。某君曰:“吾居此轩,虽无金玉满堂,但有书香盈室,足以慰平生矣。”余叹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某君笑答:“吾闻‘心远地自偏’,若心有所寄,则陋室亦可成佳处。况吾志在修德养性,不在居室之华美也。”
余深以为然,遂作此文以记之。
译文:
从前孔子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觉得生活艰难,而孔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这就是所说的“有什么简陋呢”。我的朋友某君,也住在这个地方,起名叫陋轩。虽然房屋简单破旧,但他志向高洁,胸怀宽广,经常和文人雅士谈论诗歌文章,欣赏自然美景。他的小屋虽然不大,却能容纳宽广的心胸;环境虽然清贫,却能培养出正直刚毅的精神。
有一天,某君邀请我到陋轩一起喝酒。陋轩内部布置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床罢了。墙上挂着几幅古画,都是朋友们赠送的。桌上放着几本书籍,大多是经典文献的选择。某君说:“我住在这里,虽然没有金银财宝堆满屋子,但有书香充满房间,这已经足够让我感到满足了。”我感叹道:“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呢?”
某君笑着回答:“我听说‘心灵远离尘嚣,所在之地自然显得偏远’,如果心中有所寄托,那么即使简陋的房子也能成为美好的地方。况且我的志向在于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操,而不是追求居室的华丽。”
我非常赞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