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按部门分过程))】在企业实施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内部审核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内审不仅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还能提升员工对标准的理解与执行能力。为了更系统地开展内审工作,通常会按照不同的部门和业务流程来制定详细的检查表。
本“ISO9001-2015 内审检查表(按部门分过程)”旨在为内审员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检查依据,帮助其在审核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资料查阅、现场观察及沟通访谈,从而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适用范围
该检查表适用于各类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尤其适用于需要按部门划分审核重点的企业。通过将审核内容按部门或过程分类,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各环节的符合性与有效性,避免遗漏关键控制点。
二、检查表结构说明
本检查表以部门为主线,结合ISO 9001:2015标准条款,涵盖以下主要部分:
1. 部门名称:如质量管理部、生产部、采购部等。
2. 相关标准条款:列出与该部门相关的ISO 9001:2015条款。
3. 审核要点:针对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业务流程,列出需检查的关键项目。
4. 审核方法:包括文件审查、现场观察、人员访谈等方式。
5. 审核结果记录:用于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三、典型部门审核要点示例
1. 质量管理部
- 相关标准条款:4.2, 6.1, 7.5, 8.2, 9.1
- 审核要点:
-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 是否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进行了监控与测量?
- 是否对不符合项进行了处理并采取了纠正措施?
2. 生产部
- 相关标准条款:7.1, 7.3, 8.1, 8.2, 8.3
- 审核要点:
- 是否具备满足生产需求的资源和设备?
- 是否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
- 是否对产品的标识、可追溯性进行了管理?
- 是否对特殊过程进行了确认?
3. 采购部
- 相关标准条款:8.4
- 审核要点:
- 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了评价与选择?
- 是否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单?
- 是否对采购产品进行了验证?
- 是否对采购过程中的变更进行了控制?
四、使用建议
1. 提前准备:内审前应熟悉各部门的职能和流程,了解相关标准要求。
2. 合理分工:根据审核员的专业背景分配审核任务,提高效率。
3. 记录详实:对发现的问题要详细记录,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 持续改进:内审后应跟踪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
五、结语
一份科学、实用的“ISO9001-2015 内审检查表(按部门分过程)”不仅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工具,更是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检查表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体系变化,为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如需获取该检查表的完整版本或定制化模板,请联系专业咨询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