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熊猫百货商店教案】一、活动名称: 中班熊猫百货商店教案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让幼儿了解“百货商店”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商品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等。
2. 技能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购物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活动准备:
- 熊猫头饰若干
- 各类商品模型或实物(如小玩具、纸巾、糖果等)
- 小推车、收银台道具
- 货币卡片(可用纸片代替)
- 教室布置成“熊猫百货商店”场景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熊猫百货商店”为主题,讲述一个关于熊猫开了一家百货店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提问:“你们去过百货商店吗?里面有什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回忆。
2. 角色分配(5分钟)
教师分发熊猫头饰,让幼儿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售货员”、“顾客”、“收银员”等。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并简单介绍各自角色的职责。
3. 情景模拟(15分钟)
在布置好的“熊猫百货商店”中,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售货员负责摆放商品、介绍商品;顾客则用“货币”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收银员负责收款、找零。
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提升语言交流能力。
4. 游戏互动(10分钟)
设置“购物大挑战”游戏环节,如“买三样东西”、“找零钱”等任务,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团队意识。
5.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一圈,分享自己的体验。提问:“你今天买了什么?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帮助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角继续投放“百货商店”材料,供幼儿自主游戏。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拟“购物”游戏,增进亲子互动。
- 结合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如“买两件商品多少钱”。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熊猫百货商店”为情境,结合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商品分类和购物流程,还提升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今后可进一步丰富商品种类,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贴近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情感体验,符合幼儿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