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及实验报告2)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及实验报告2),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17:38:56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及实验报告2)】一、实验名称:TCP/IP协议分析与Wireshark工具使用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Wireshark工具对网络中的TCP/IP协议进行抓包分析,理解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加深对OSI模型、TCP/IP协议栈以及各层功能的理解,掌握基本的网络通信原理。

三、实验环境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 网络环境:校园网(有线连接)

- 工具软件:Wireshark 4.0.0

- 实验设备:个人电脑(笔记本)

四、实验内容

1. 安装与配置Wireshark

- 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的Wireshark。

- 启动后选择本地连接的网络接口,开始捕获数据包。

- 设置过滤条件,如IP地址或端口号,以提高分析效率。

2. 捕获与分析TCP/IP数据包

- 在浏览器中访问百度网站,同时在Wireshark中捕获相关数据包。

- 观察数据包的结构,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信息。

- 分析TCP三次握手过程,了解建立连接的步骤。

3. 分析HTTP请求与响应

- 通过Wireshark查看HTTP协议的数据交互过程。

- 分析GET请求和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状态码,如200 OK、404 Not Found等。

- 理解HTTP报文的格式,包括请求行、首部字段和实体内容。

4. 分析DNS查询过程

- 使用ping命令测试域名解析,同时在Wireshark中捕获DNS数据包。

- 观察DNS请求与响应的交互过程,理解域名解析的基本机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捕获了多个TCP/IP协议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下是主要发现:

- TCP连接建立过程:在访问网页时,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完成了三次握手,确保双方可以可靠地传输数据。

- HTTP通信流程:浏览器发送GET请求,服务器返回HTML页面内容,整个过程符合HTTP/1.1协议规范。

- DNS解析机制:通过Wireshark捕获到DNS请求和响应数据包,验证了域名解析的基本原理。

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包,如重复的ACK确认包和超时重传现象,这可能与网络延迟或带宽限制有关。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Wireshark工具的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不仅掌握了网络抓包的基本方法,也提升了对网络通信协议的分析能力。同时,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认识到网络通信的复杂性。

七、思考与建议

1. 在实验过程中,应更加注意数据包的过滤设置,避免因过多无关数据而影响分析效率。

2. 可尝试使用其他网络分析工具(如tcpdump)进行对比,以增强对不同工具的理解。

3. 建议在后续实验中加入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如FTP、SMTP等协议的分析,以拓宽知识面。

八、参考文献

1.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Wireshark官方文档(https://www.wireshark.org/docs/)

3.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