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于室是什么意思】“不安于室”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安心待在家中”,引申为不守本分、不安分、喜欢外出或追求变动。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好动、不愿安于现状,或者对家庭生活缺乏满足感,倾向于探索外界。
一、
“不安于室”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巷伯》:“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汝心之固,其不可得也。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后世多用此语来形容人不安于本分,喜欢游荡、不守规矩的行为。现代使用中,“不安于室”更多用于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即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或探索新环境。
该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年轻人不愿安定下来,比如不想结婚、不想稳定工作、喜欢旅行、频繁换工作等行为。它既可以是褒义,表示积极进取;也可以是贬义,表示缺乏责任感或不稳定。
二、表格形式解析
| 词语 | 不安于室 |
| 拼音 | bù ān yú shì |
| 出处 | 《诗经·小雅·巷伯》 |
| 基本含义 | 不安心待在家中,比喻不安分、好动、不守本分 |
| 引申意义 | 对现状不满,渴望变化或探索新环境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性格、行为或心理状态 |
| 褒贬色彩 | 可褒可贬,视语境而定 |
| 现代用法 | 形容不愿安定、喜欢变动的人或行为 |
| 近义词 | 心猿意马、不安本分、好高骛远 |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安居乐业 |
三、结语
“不安于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时的不同选择和心态。无论是积极进取还是不安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以上就是【不安于室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