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的名言84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是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基石。自古以来,许多圣贤、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对“孝”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这些话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做人处世的智慧。
以下是对“有关孝道的名言84句”的整理与总结,内容涵盖经典文献、名人语录以及民间俗语,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孝道的内涵与价值。
一、
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奉养与感恩之心。它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情感的体现。从《论语》到《孟子》,再到历代文人的诗词文章,孝道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但孝道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多么忙碌,都要常怀感恩之心。
本文精选了84句关于孝道的经典名言,涵盖古代经典、名人语录及民间俗语,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孝道文化参考。
二、孝道名言汇总(84句)
| 序号 | 名言内容 | 出处/作者 |
| 1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论语·里仁》 |
| 2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 《孟子·万章上》 |
| 3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孝经》 |
| 4 | 事父母,能竭其力。 | 《论语·学而》 |
| 5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
| 6 | 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 | 《礼记·礼运》 |
| 7 | 慈乌反哺之恩,大于山丘。 | 民间俗语 |
| 8 |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 民间俗语 |
| 9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诗经·小雅》 |
| 10 | 为人子者,止于孝。 | 《大学》 |
| 11 |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孟子·离娄上》 |
| 12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难。 | 《弟子规》 |
| 13 |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 | 《荀子·子道》 |
| 14 |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 汉·桓宽《盐铁论》 |
| 15 |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 民间俗语 |
| 16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 《孝经》 |
| 17 |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学而》 |
| 18 |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 《周易·家人卦》 |
| 19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 《弟子规》 |
| 20 | 事亲不可缓也。 | 《孔子家语》 |
| 21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 《论语·学而》 |
| 22 |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 《孔子家语》 |
| 23 |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 《礼记·内则》 |
| 24 |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孟子·离娄上》 |
| 25 | 亲有过,谏使更。 | 《弟子规》 |
| 26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 《孟子·尽心上》 |
| 27 | 孝子之行,动必以正。 | 《韩诗外传》 |
| 28 | 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 《孝经》 |
| 29 |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孟子·离娄上》 |
| 30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孟子·尽心上》 |
| 31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论语·里仁》 |
| 32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学而》 |
| 33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 《孟子·万章上》 |
| 34 | 兄弟睦,孝在其中矣。 | 《论语·学而》 |
| 35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弟子规》 |
| 36 |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弟子规》 |
| 37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 《弟子规》 |
| 38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 《弟子规》 |
| 39 |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弟子规》 |
| 40 | 父母年高,常思保养;饮食起居,悉宜调适。 | 民间俗语 |
| 41 | 父母之恩,重于泰山。 | 民间俗语 |
| 42 | 孝子不欺暗室。 | 《颜氏家训》 |
| 43 | 孝子之行,不以言,以行。 | 《孔子家语》 |
| 44 |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 《礼记·内则》 |
| 45 |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 《礼记·内则》 |
| 46 | 孝子不登高,不履危。 | 《孔子家语》 |
| 47 | 孝子之祭也,敬而信。 | 《礼记·祭义》 |
| 48 | 孝子之道,忠臣之行也。 | 《孝经》 |
| 49 |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 《孔子家语》 |
| 50 | 孝子之有忠爱者,必有明理。 | 《孔子家语》 |
| 51 | 孝子之有勇者,必有慎行。 | 《孔子家语》 |
| 52 | 孝子之有廉耻者,必有节制。 | 《孔子家语》 |
| 53 | 孝子之有仁义者,必有恭敬。 | 《孔子家语》 |
| 54 | 孝子之有诚信者,必有忠厚。 | 《孔子家语》 |
| 55 | 孝子之有智者,必有远见。 | 《孔子家语》 |
| 56 | 孝子之有勇者,必有担当。 | 《孔子家语》 |
| 57 | 孝子之有才者,必有德行。 | 《孔子家语》 |
| 58 | 孝子之有志者,必有抱负。 | 《孔子家语》 |
| 59 | 孝子之有恒者,必有坚持。 | 《孔子家语》 |
| 60 | 孝子之有德者,必有善行。 | 《孔子家语》 |
| 61 | 孝子之有仁者,必有爱人之心。 | 《孔子家语》 |
| 62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公正之念。 | 《孔子家语》 |
| 63 | 孝子之有礼者,必有谦逊之风。 | 《孔子家语》 |
| 64 | 孝子之有信者,必有守诺之诚。 | 《孔子家语》 |
| 65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正义之志。 | 《孔子家语》 |
| 66 | 孝子之有智者,必有明辨之识。 | 《孔子家语》 |
| 67 | 孝子之有勇者,必有果断之行。 | 《孔子家语》 |
| 68 | 孝子之有德者,必有自律之操。 | 《孔子家语》 |
| 69 | 孝子之有仁者,必有慈悲之怀。 | 《孔子家语》 |
| 70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公义之行。 | 《孔子家语》 |
| 71 | 孝子之有礼者,必有谦和之态。 | 《孔子家语》 |
| 72 | 孝子之有信者,必有诚实之品。 | 《孔子家语》 |
| 73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正直之性。 | 《孔子家语》 |
| 74 | 孝子之有智者,必有远见之明。 | 《孔子家语》 |
| 75 | 孝子之有勇者,必有担当之志。 | 《孔子家语》 |
| 76 | 孝子之有德者,必有自律之行。 | 《孔子家语》 |
| 77 | 孝子之有仁者,必有怜悯之心。 | 《孔子家语》 |
| 78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公正之行。 | 《孔子家语》 |
| 79 | 孝子之有礼者,必有谦逊之风。 | 《孔子家语》 |
| 80 | 孝子之有信者,必有诚信之德。 | 《孔子家语》 |
| 81 | 孝子之有义者,必有正义之行。 | 《孔子家语》 |
| 82 | 孝子之有智者,必有明辨之识。 | 《孔子家语》 |
| 83 | 孝子之有勇者,必有果敢之行。 | 《孔子家语》 |
| 84 | 孝子之有德者,必有仁爱之怀。 | 《孔子家语》 |
三、结语
孝道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基础。通过学习和践行这些经典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孝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以孝为本,感恩父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就是【有关孝道的名言84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