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多,即使把竹子全部用完也写不完。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书写方式,当时人们常用竹简记录文字,因此“罄竹”意为用尽所有竹简,“难书”则是难以写完,合起来表示罪恶之多。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释义 | 形容罪行极多,无法写尽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罪犯或坏人罪行累累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罄竹难誊 |
反义词 | 功德无量、清白无辜 |
二、详细解析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历史文献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行极其严重,即便用尽所有的竹简也无法全部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对罪行数量的夸张表达,也强调了其性质的恶劣。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比如贪官污吏、战争罪犯等。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也是一种道德谴责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罄竹难书”虽然常被用于描述罪行,但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背景:历史上许多暴君或奸臣都被形容为“罄竹难书”,如秦始皇、隋炀帝等。
2. 文学作品:在小说、戏剧中,常用来渲染反派角色的罪恶程度。
3. 现实应用:媒体或评论中也常用来形容某些人的恶劣行为。
四、结语
“罄竹难书”作为汉语中的一个重要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它的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得体。
通过以上表格和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罄竹难书”的意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
以上就是【罄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