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夜书所见原文】一、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以“书”为题,意指诗人借夜晚所见之景抒发内心情感。诗中通过对落叶、灯火、儿童嬉戏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反映出诗人漂泊异乡时的思乡之情。
二、原文与赏析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风吹动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带来阵阵寒意。
江上的秋风吹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知道有孩子在挑弄蟋蟀,
深夜里篱笆边亮着一盏灯。
赏析:
1. 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描绘了秋夜的凉意,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 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因秋风而触动思乡之情。
3.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转而描写孩童的活动,表现出生活气息,也为后一句的情感转折做铺垫。
4. 第四句:“夜深篱落一灯明”,通过灯光的温暖与明亮,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夜书所见 |
作者 | 叶绍翁(南宋)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秋夜独处异乡,触景生情 |
主旨 | 表达思乡之情,借景抒情 |
关键意象 | 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灯 |
情感基调 | 凄清、孤寂、思乡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
四、结语
《夜书所见》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感的思乡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古诗夜书所见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