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公开课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公开课教案,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10:40:34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

- 掌握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如比喻、夸张、用典等。

- 体会词中“江山如画”的意境以及“人生如梦”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语言感知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借古抒怀的情感。

- 教学难点:把握“人生如梦”这一主题的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在逆境中的思想变化。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音频朗诵、课文注释材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苏轼生平资料,初步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赤壁风光的视频或展示赤壁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提问:“你对‘赤壁’有哪些了解?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文人曾在此留下名篇?”

引出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并介绍作者苏轼。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朗读感知

-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 学生分组朗读,体会词的韵律美。

2. 疏通词义

- 结合注释,讲解重点字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 分析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结构特点。

(三)深入赏析(20分钟)

1. 分析上片写景

-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赤壁江景的句子,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讨论这些描写如何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 引入“江山如画”一句,探讨其象征意义。

2. 分析下片抒情

- 重点讲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句,体会苏轼的自我感慨。

-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如梦”背后的情感层次,是消极还是超脱?

3. 结合历史背景

- 简要介绍苏轼被贬黄州的背景,理解他为何在词中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 对比其他诗人写赤壁的作品,如杜牧、李白等,体会苏轼的独特风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讨论

- “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这种情感对你有什么启发?”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培养思辨能力。

2. 比较阅读

- 提供苏轼的另一首词《定风波》,对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苏轼在词中展现的豪放与深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 引导学生总结:面对人生的起伏,我们应如何保持豁达的心态?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3. 收集苏轼其他作品,选择一首进行赏析,写出心得体会。

五、板书设计: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上片:写景——江山如画

下片:抒情——人生如梦

主题:借古抒怀,豁达超然

```

六、教学反思(课后补充):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文本细读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轼的词作内涵。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感的感知,提升课堂互动质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