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原文、翻译、赏析】《兰溪棹歌》是一首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悠远宁静的意境著称。全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原文: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是离愁半是欢。
翻译:
弯弯的月亮像眉毛一样挂在柳树环绕的水湾上,
越中的山色倒映在平静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
兰溪连续三天下着桃花雨,
一半是离别的忧愁,一半是相逢的欢喜。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春夜的画卷。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以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女子的眉毛,形象生动,营造出一种柔和静谧的氛围。“越中山色镜中看”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山景的倒影,仿佛天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后两句“兰溪三日桃花雨,半是离愁半是欢”,通过“桃花雨”这一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又暗示了情感的变化。诗人在雨中感受到离别之苦,也体会到重逢的喜悦,情感复杂而真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含人情之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山水田园佳作。
总结:
《兰溪棹歌》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