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初中优秀作文赏析:孔乙己续写(作文800字)】在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他满口之乎者也,却始终无法融入社会。他的命运令人唏嘘,而这篇续写作文则以独特的视角,延续了这个经典人物的命运轨迹,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开头并未直接描写孔乙己的现状,而是通过一个日常的场景引入:酒馆里依旧热闹非凡,但老板娘早已不再提“孔乙己”,仿佛这个人从未存在过。然而,在某个阴雨连绵的傍晚,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走进了这家熟悉的酒馆,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无奈。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高谈阔论,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点了一壶酒,慢慢品尝。
这一段描写极具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的氛围之中。作者并没有急于交代孔乙己的结局,而是通过细节刻画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不再是那个爱炫耀学问的书生,而是一个被现实击垮的普通人。这种转变不仅让人感到心酸,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接下来,文章通过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孔乙己曾经的生活。他曾是私塾先生,因科举失败而陷入困境。他曾经试图靠教书谋生,却因“无用”的身份被乡人排斥。他曾经想通过卖书换取生活费,却因被人嘲笑而放弃。这些片段虽短,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落魄文人的挣扎与无奈。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转折:孔乙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学子。这位学生对孔乙己的学识充满敬佩,愿意向他请教。孔乙己起初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与温情,也让孔乙己重新找回了自我价值。
这段情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让孔乙己的命运有了新的可能,也让整篇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知识与尊严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边缘人群的冷漠与偏见。
结尾部分,文章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收尾。孔乙己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深深影响了那位年轻学子。文章最后写道:“或许,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在于他是否功成名就,而在于他是否坚守内心的信念。”
这篇续写作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尊重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更是一次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孔乙己的故事,作者传达出对知识的尊重、对尊严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