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步骤和原理,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乘法知识,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每一步的计算原理。
- 难点: 理解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对位问题。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黑板、白板笔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文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
“小明家要装修,需要购买一批瓷砖,每块瓷砖的面积是123平方分米,他买了24块。你能算出这些瓷砖一共有多大吗?”
引导学生思考:
“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题目?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列式为123×24。”
教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旧知(5分钟)
1.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如:23×14 = ?
学生口述计算步骤:先算23×4,再算23×10,最后相加。
2. 提问: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三位数,怎么计算?
(三)新授讲解(15分钟)
1. 出示例题:
计算:145 × 23
2.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3. 教师示范讲解:
- 第一步:用23的个位3去乘145,得到435。
- 第二步:用23的十位2去乘145,注意对齐位置,得到2900。
- 第三步:把两个结果相加,即435 + 2900 = 3335。
4. 强调关键点:
- 十位上的数字乘的时候,积要从十位开始写起。
- 每次相乘后,都要注意数位对齐。
(四)巩固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完成以下题目:
- 217 × 34
- 368 × 12
- 456 × 27
2. 小组合作:
分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并改正。
3. 教师巡视指导:
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 你有哪些收获或疑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
2. 自选三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五、板书设计:
```
145
×23
_______
435 (145×3)
2900(145×20)
_______
3335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数位对齐不准确、计算失误等。今后应加强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课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