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原文、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满江红》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所作的一首词,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气节而广为流传。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也表达了他对收复河山、雪耻报仇的坚定信念。尽管关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亲笔所作仍有争议,但其在后世的影响却无可否认。
一、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起,靠在栏杆上,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仰天长啸,心中充满壮志豪情。
三十年的功名如同尘土般微不足道,
八千里的征途,只有云和月相伴。
不要等到年华老去,才后悔当初没有努力。
靖康之耻还未洗刷,臣子的仇恨何时才能消解?
我要驾着战车,踏破敌人的防线。
我渴望吃掉敌人的肉,喝尽敌人的血。
待我重新收复故土,再回到朝廷报效国家。
三、评析
《满江红》以豪迈激越的语言,抒发了岳飞对国仇家恨的深沉愤懑与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全词情感炽烈,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岳飞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忠诚与担当。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句,既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则极具画面感,将一种悲壮与豪情融为一体,令人动容。
整首词结构紧凑,节奏分明,语言简练有力,是宋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然其作者身份尚有争议,但其所传达的精神力量早已超越了历史的界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四、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抗金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他自幼习武,精通兵法,率领“岳家军”多次击败金军,屡建奇功。然而,由于奸臣秦桧等人陷害,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一生忠君爱国,廉洁奉公,其事迹和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的诗词作品不多,但《满江红》因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昂的斗志,被誉为千古绝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结语:
《满江红》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心声的写照。它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正义、忠诚与家国情怀的共鸣。读罢此词,仿佛还能听见那震耳欲聋的呐喊——“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