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活动名称: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理解“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为什么会被小动物们嘲笑,初步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语言目标: 学习并模仿故事中的简单对话,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懂得爱护牙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包含大老虎、小兔子、小松鼠等角色)
- 大老虎头饰一个
- 小动物头饰若干(如兔子、松鼠、猴子等)
- 牙刷、牙膏等道具
- 轻音乐背景音效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大老虎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大老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接着出示一张“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图片,问:“这只大老虎看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它没有牙齿呢?”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配合图片或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情节。
故事梗概:
从前有一只大老虎,它特别喜欢吃甜食,不爱刷牙,结果牙齿都坏了,变成了“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有一天,它去森林里找食物,可是它咬不动任何东西,被小兔子、小松鼠等动物嘲笑。最后,它终于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开始每天刷牙,牙齿变得又白又健康。
3. 分角色表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老虎、小兔子、小松鼠等),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增强参与感。
4. 讨论与互动(5分钟)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 “为什么大老虎没有牙齿?”
- “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怎么做?”
- “我们平时要怎样保护牙齿呢?”
5.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刷道具进行模拟练习,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班级设置“护牙小卫士”角,展示幼儿的护牙绘画作品。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护牙计划”,坚持每天刷牙。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合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