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作文850字及初三读后感)】“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江南了。”这是鲁迅先生在《故乡》中的一句话。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散文不仅描绘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地方,更让我对“故乡”这个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讲述的是“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看到曾经熟悉的景物变得陌生,曾经的朋友也变得疏远。尤其是闰土,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满脸皱纹的农民。他的变化让“我”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变迁,更是社会现实的缩影。
鲁迅通过“我”的视角,表达了对旧社会的不满与对新生活的向往。他笔下的故乡,不再是童年的乐园,而是一个充满压迫与冷漠的地方。这种对比让人深思:为什么曾经美好的东西会变得如此冰冷?也许是因为时间的流逝,也许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变化。
读完这篇文章,我开始思考“故乡”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许多人来说,故乡是出生的地方,是童年记忆的源泉,是心灵的归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离开家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故乡似乎越来越模糊,甚至变得遥不可及。
但我觉得,真正的故乡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一个地方,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心中还保留着对故乡的记忆和热爱,那片土地就永远属于自己。就像鲁迅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故乡之路”,虽然曲折,但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通过这篇《故乡》,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明白了成长的意义。故乡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未来的起点。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希望,在现实中坚持梦想,让心灵的故乡永远温暖如初。
这篇作品让我明白,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来自哪里。故乡,是我们生命的根,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