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一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三、活动地点
一年级一班教室
四、参与人员
一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价值观念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学生提前观看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画短片,了解基本概念。
3. 班级布置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准备小奖品若干,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向同学们问好,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简要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逐条讲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如“爱国”可以体现在升旗仪式中、“诚信”体现在考试不作弊等。
3. 互动问答(10分钟)
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如:“你知道什么是‘爱国’吗?”“你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吗?”鼓励学生举手回答,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品,增强参与感和积极性。
4. 情景表演(15分钟)
由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展开,如“讲文明、懂礼貌”“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通过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5. 集体宣誓(5分钟)
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集体宣读《小学生行为规范》,承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学生,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并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今后打算如何做到“爱国、诚信、友善”。
八、活动延伸
1. 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写一篇简单的体会文章。
2. 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持续宣传相关内容。
九、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注意控制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2. 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学生被冷落。
3. 教师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语言亲切自然,贴近学生实际。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初步认识,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效果良好。今后将继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价值观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教案设计人:XXX
日期: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