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作文800字及初三续写改写作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菲利普一家对穷困潦倒的叔叔于勒的冷淡与后来的惊喜,最终又因误会而失望的故事。在原作中,于勒的命运充满了讽刺与无奈,而我则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续写这个故事,让结局有所不同。
那一年,我们全家乘船去泽西岛度假。父亲说:“这次旅行,也许能遇到于勒。”我听了,心里有些复杂。从小到大,母亲总是提起于勒,说他是个好人,曾经富有的叔叔,但后来因为赌博、流浪,成了一个穷光蛋。我们家对他既同情又嫌弃。
那天傍晚,我们在码头上散步,突然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蹲在角落里卖报纸。他的脸被风吹得黝黑,眼神却异常清澈。我忽然觉得他很像于勒,便拉住父亲的手问:“爸爸,那个人……是不是于勒?”父亲皱了皱眉,摇摇头:“别胡说,他不是。”
可是,当我走近一看,我的心猛地一沉——那分明就是于勒!他瘦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他年轻时的模样。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愧疚和难过。
我鼓起勇气走上前,轻声叫了一声:“叔叔……”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你是……菲利普家的孩子?”
我点点头,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看着我,眼里有泪光闪烁,却没有说话。这时,父亲走了过来,脸上满是惊讶和尴尬。他结结巴巴地说:“于勒……你……你还活着?”
于勒笑了笑,声音沙哑:“我一直在努力活着,只是……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他告诉我们,这些年他辗转各地,做过各种苦工,靠一点点积蓄维持生活。他从未放弃过希望,也从未忘记家人。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海边的长椅上,第一次真正地坐下来聊天。于勒讲述了他的经历,虽然艰辛,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尊严。他告诉我,他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做的饭菜,记得我和姐姐的笑声。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经常去看望于勒。他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但屋子里却摆满了书和画。他说,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从未停止学习和思考。他教我读书,给我讲外面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多年后,于勒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渐渐好转。他不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坏蛋”,而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梦想的人。而我们家,也因为他,重新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通过这次相遇,我明白了:人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内心。真正的亲情,不会因为贫穷或误解而消失。于勒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善良与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