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数字和形状的基本规律,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题目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涵盖了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多个知识点。
让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六年级数学题:
题目: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2米,宽是8米。如果要在花坛周围铺设一条宽度均匀的小路,使得整个区域(包括花坛和小路)的面积是原来的两倍,请问这条小路的宽度是多少?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原始花坛的面积。根据公式,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 \( 12 \times 8 = 96 \) 平方米。
接下来,我们知道整个区域的面积应该是原来的两倍,因此总面积为 \( 96 \times 2 = 192 \) 平方米。
设小路的宽度为 \( x \) 米,则整个区域的长和宽分别为 \( (12 + 2x) \) 米和 \( (8 + 2x) \) 米。因此,整个区域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 (12 + 2x)(8 + 2x) = 192 \]
展开并整理这个方程:
\[ 96 + 40x + 4x^2 = 192 \]
\[ 4x^2 + 40x - 96 = 0 \]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简化为:
\[ x^2 + 10x - 24 = 0 \]
使用因式分解法解这个二次方程:
\[ (x + 12)(x - 2) = 0 \]
因此,解得 \( x = -12 \) 或 \( x = 2 \)。由于宽度不能为负数,所以 \( x = 2 \)。
答案:小路的宽度为2米。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并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