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1. 一张大头娃娃的图片(没有鼻子)。
2. 红布条若干(作为遮挡眼睛的道具)。
3. 小纸鼻子若干(可以粘贴在大头娃娃上)。
4. 胶水或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向小朋友们展示一张没有鼻子的大头娃娃图片,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这张脸缺少了什么?”引导孩子回答出“鼻子”。接着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贴鼻子。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 每个小朋友轮流来尝试给大头娃娃贴上鼻子。
- 先用红布条蒙住眼睛,原地转三圈后走向黑板。
- 在指定的位置贴上鼻子。
- 如果贴得准确,可以获得表扬和奖励;如果偏离了位置,也不要气馁,大家一起鼓励他继续努力。
2. 分组进行游戏:
- 将全班分成两组,每组轮流派出代表参加比赛。
- 计时一分钟,看哪一组贴对的次数多。
3. 注意事项:
- 转圈时要均匀转动,避免头晕。
- 走向黑板时要小心脚步,防止摔倒。
- 贴鼻子时尽量保持直线前进。
三、结束部分
1.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类似的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延伸:
1. 可以将游戏中的大头娃娃做成可移动的立体模型,增加难度和趣味性。
2. 在美术课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绘制或者剪贴不同的五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注意事项:
1. 游戏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时间和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并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