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_《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2025-05-19 01:38:00

问题描述: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_《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1:38:0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理解诗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诗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及含义,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等;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李白及其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庐山风光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庐山壮丽秀美的景色。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当学生回答正确后,继续追问:“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怎样描写这座名山的呢?”从而引出课题《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范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把握住诗的韵味。

3.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三)细读品味

1. 解释题目意思,介绍作者背景。

2. 分析每一句诗的具体含义:

- “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上缭绕着袅袅青烟的美丽景象。

- “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远处眺望,只见一道瀑布如同一条白练般悬挂在山间。

-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地表现了瀑布落差之大,水流之急。

- “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讨论交流: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1.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曾经见到过的类似景观。

2. 欣赏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佳作,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王维的《鸟鸣涧》等。

(五)总结回顾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鼓励大家多读多记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 查找更多关于庐山或李白的资料,制作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