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寒风凛冽,天地间一片萧瑟。这样的季节,总让人想起故乡的小院,想起那炉火正旺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总会早早地把煤炉生好。那小小的煤炉,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存在。炉子上总是炖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汤,或是熬着一罐香甜的米粥。炉火映照在窗玻璃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像是岁月刻画出的纹理。
屋外虽然冷,但屋内却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在炉旁,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父亲喜欢在冬天读些闲书,他常常捧着一本线装书,戴着老花镜,看得津津有味。而我,则喜欢趴在桌上写作业,偶尔抬头看看窗外飘落的雪花。
冬天的夜晚尤为漫长。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便会聚在一起聊天。母亲会讲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有时候,父亲也会插话进来,讲述他年轻时的一些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冬天也是吃食丰富的季节。腌制的腊肉、香肠挂满了厨房的梁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当家里来客人,母亲就会拿出这些珍藏的食物招待,那份热情和真诚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如今,多年过去,我已离开家乡,在异地谋生。但每到冬天,总会想起那个温暖的小院,想起那炉火旁的欢声笑语。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的思念。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总是能勾起人们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冬天虽冷,却也因这份温暖的记忆而显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