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

2025-10-28 01:19:44

问题描述: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01:19:44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表达人在实际应用知识时才感到自己所学不够,从而产生遗憾。这句话虽常见于现代语境中,但其出处却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的古诗,而是源于古代文人对学习与实践关系的深刻体会。

一、原文出处分析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书到用时方恨少”最早出现在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中,原句为: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的知识不足和经验缺乏的问题。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关注历史与现实,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

二、诗句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指书籍、学问、知识
到用时 在需要的时候
方恨少 才觉得少、不够
事非经过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
不知难 不知道其中的困难

整句的意思是:当真正需要用到知识时,才后悔自己平时读书不够;如果没经历过某些事情,就不会明白其中的艰难。

三、相关诗句对比

原句 出处 作者 相关含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论诗》 赵翼 强调实践与知识的关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荀子 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

四、总结

“书到用时方恨少”虽非出自某一首著名古诗,但其思想根源深厚,反映了古人对学习与实践关系的深刻思考。赵翼的诗句将这一思想具象化,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经典名言。通过对比其他类似诗句可以看出,古代文人普遍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仅要注重学习,更要重视实践与积累。

五、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句子来源 清代赵翼《论诗》
原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含义 实践中发现知识不足,经验带来认知
类似诗句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荀子《劝学》
核心思想 知识需积累,实践方能深化理解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句子的来源与意义,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对学习与生活的深刻见解。

以上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