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属于《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一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本文对《赤壁赋》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便于学生复习与掌握。
一、文言实词归纳
序号 | 词语 | 释义 | 出处 |
1 | 举 | 全 | “举酒属客” |
2 | 属 | 劝酒 | “举酒属客” |
3 | 径 | 小路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
4 | 羲和 | 日神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5 | 沧浪 | 泛指水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6 | 逝 | 去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7 | 之 | 的 | “耳得之而为声” |
8 | 且 | 将要 | “且夫天地之间” |
9 | 酾 | 酒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10 | 匏 | 葫芦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二、文言虚词归纳
序号 | 虚词 | 用法 | 例句 | 释义 |
1 | 之 | 结构助词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的 |
2 | 于 | 介词 | “寄蜉蝣于天地” | 在 |
3 | 以 | 连词 | “挟飞仙以遨游” | 来 |
4 | 而 | 连词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表转折 |
5 | 乎 | 语气词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吗 |
6 | 其 | 代词 | “其声呜然” | 它的 |
7 | 乃 | 副词 | “乃瞻衡宇” | 于是 |
8 | 则 | 连词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就 |
9 | 与 | 介词 | “与山间之明月” | 和 |
10 | 所 | 所字结构 | “所见无非牛者” | ……的人/事物 |
三、文言句式归纳
类型 | 句式 | 例句 | 解析 |
1 | 判断句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非……乎”表示判断 |
2 | 被动句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于”表被动 |
3 | 状语后置 | “寄蜉蝣于天地” | “于天地”作状语后置 |
4 | 宾语前置 | “何为其然也?” | “何为”即“为何” |
5 | 固定句式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表示对比强调 |
6 | 省略句 | “举酒属客” | 省略主语“余” |
7 | 使动用法 | “舞幽壑之潜蛟” | “舞”使……舞动 |
8 | 意动用法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朋友 |
四、通假字归纳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出处 | |
1 | 属 | 嘱 | 劝酒 | “举酒属客” |
2 | 举 | 俱 | 全 | “举酒属客” |
3 | 逝 | 适 | 往 | “逝者如斯” |
4 | 有 | 又 | 再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五、古今异义词归纳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出处 | |
1 | 丈夫 | 成年男子 | 男子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2 | 于是 | 在这时 | 表承接 | “于是饮酒乐甚” |
3 | 望 | 月圆时 | 期望 | “七月既望” |
4 | 江山 | 大江大山 | 自然景观 | “江山如画” |
5 | 东坡 | 地名 | 人名 | “东坡居士” |
六、文化常识拓展
- 赤壁:指湖北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发生地。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赋: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抒情性强。
-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两篇赋体散文,分别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和次年,表达了作者在贬谪期间的内心情感与人生感悟。
总结
《赤壁赋》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散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通过对其文言知识点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希望本篇整理能为学习者提供清晰、实用的学习资料。
以上就是【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