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成败的意思】“坐观成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坐着看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引申为在事情发生时,不主动参与、不采取行动,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等待结果。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或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坐观成败 |
拼音 | zuò guān chéng bài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王谓范增曰:‘吾闻汉王之将韩信,其人可与共事者也,若不杀之,后必为患。’范增曰:‘愿大王急击勿失!’项王默然不应。于是范增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遂辞去,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及项王亡,诸侯皆归汉,独赵高与李斯等谋,欲立胡亥。……韩信既破齐,乃使人请封为齐王。刘邦怒,欲诛之,张良谏曰:‘今楚汉久相持,不可轻动,宜以利诱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诸将皆曰:‘此真天命也。’项王曰:‘吾闻韩信,非其人也。’于是坐观成败,不救韩信。’ |
释义 | 看着事情成功或失败,不采取行动,任其发展。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漠不关心 |
反义词 | 积极参与、奋起直追、挺身而出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领导安排任务,有人却选择观望,不主动承担,只等别人出错后才指手画脚。 |
团队合作 | 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某些成员不参与讨论,只等着看结果如何。 |
社会现象 | 在社会事件中,一些人不发声、不行动,只在事后评论,缺乏责任感。 |
三、成语的启示
“坐观成败”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它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现代社会中,面对问题和挑战,积极应对、主动参与才是正确的选择。一味地“坐观成败”,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影响自身的发展和信誉。
四、总结
“坐观成败”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强调的是对事情发展的冷漠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积极参与、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袖手旁观。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握主动权,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以上就是【坐观成败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