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及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引发关注。本单元主要围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展开,内容涵盖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定理(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判定法以及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识别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以下为本次单元测试的题目与参考答案汇总,便于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点。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形状不同 D. 全等三角形的大小不同 | A |
2 | 在△ABC和△DEF中,若AB=DE,BC=EF,AC=DF,则△ABC≌△DEF的依据是( )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 C |
3 | 已知△ABC中,∠A=60°,∠B=70°,则△ABC的第三个角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 A |
4 |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边及夹角 B. 两角及一边 C. 三边 D.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 D |
5 | 如图,已知AB=CD,AD=BC,那么△ABD与△CDB全等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 A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6 | 若△ABC ≌ △DEF,且∠A = 50°,则∠D = ______。 | 50° |
7 | 已知△ABC中,AB=AC,且∠B=50°,则∠A = ______。 | 80° |
8 | 在△ABC和△DEF中,若∠A=∠D,∠B=∠E,AB=DE,则△ABC ≌ △DEF的依据是______。 | ASA |
9 | 在Rt△ABC和Rt△DEF中,若斜边AB=DE,直角边AC=DF,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______。 | HL |
10 |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对应角______,对应边______。 | 相等;相等 |
三、解答题(共25分)
11. (6分)
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AD=AE,BD=CE,求证:△ABE ≌ △ACD。
解析:
已知AD=AE,BD=CE,因此AB=AD+DB=AE+EC=AC。又因为∠A是公共角,所以根据SAS判定,△ABE ≌ △ACD。
12. (8分)
已知△ABC和△DEF中,AB=DE,BC=EF,AC=DF,且∠A=∠D,求证:△ABC ≌ △DEF。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三边分别相等,即AB=DE,BC=EF,AC=DF,因此根据SSS判定法,△ABC ≌ △DEF。
13. (11分)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连接AD,且AB=AC,求证:△ABD ≌ △ACD。
解析:
由于AB=AC,AD是公共边,且D是BC的中点,所以BD=CD。因此,△ABD和△ACD满足SSS判定条件,故△ABD ≌ △ACD。
四、总结
通过本次单元测试可以看出,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在于掌握四种基本判定方法(SSS、SAS、ASA、AAS),并能在具体图形中灵活运用。同时,要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多做练习题,尤其注意图形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解题准确率。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及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