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文综历史真题与答案解析全国卷1】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作为全国卷I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本次考试题目整体难度适中,但在部分题目上设置了一定的思维深度,尤其在材料分析和史料解读方面,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18年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共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共12道,每题4分,总分48分;非选择题共3道,分别为25题、26题和27题,分别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内容,总分52分,合计100分。
从题型分布来看,选择题以基础知识点为主,如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成就等;而非选择题则更加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及评价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试题亮点分析
1. 重视史料阅读与信息提取
今年的历史试题特别强调对原始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在第24题中,题目引用了《汉书·食货志》中的文字,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更考察其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2. 关注现实与历史的联系
部分题目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如第27题涉及“丝绸之路”相关内容,不仅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外交流的认识,还引导其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意义。
3. 强调历史解释与评价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尤其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例如,第26题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三、参考答案与解析(部分)
第24题:
题干引用《汉书·食货志》:“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此段话反映了汉初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该现象主要出现在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之前,因此正确答案为:C. 汉初经济恢复前的严重社会危机。
第26题: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考生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如列强侵略导致主权丧失、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学东渐等。答题时应结构清晰,论点明确,体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四、备考建议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2018年的历史试题提供了宝贵的复习方向:
1. 夯实基础,注重教材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重大历史事件等。
2. 提升史料分析能力:多做材料题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 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适当拓展课外历史资料,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与评价能力。
五、结语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在全国卷I中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与思辨性,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其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备考,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考试挑战,为实现理想大学梦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