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优质课教案-20210806155426】一、教学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简单图形或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推理和预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简单的图形或数字的排列规律。
- 能够根据已有的规律,继续完成图形或数字的排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 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规律的本质,能正确找出图形或数字的排列顺序。
- 难点: 根据已有规律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补充。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图形卡片、数字卡片、练习纸等。
-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图形卡片、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如:红绿灯、花坛中的花朵排列、小动物排队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律”这一概念。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出示一组图形排列(如:圆、三角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语言描述规律,并用图形卡片进行模仿排列。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特点:重复出现、有顺序、有变化。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出示不同类型的规律题,如:
- 图形排列:△○△○△○
- 数字排列:2 4 6 8 10
- 颜色排列:红 黄 红 黄 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
(3)教师巡视指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点拨。
4. 拓展延伸(10分钟)
(1)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果给你一个规律,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新的规律吗?”
(2)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设计自己的规律图或数字序列,并向全班展示。
(3)教师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说“什么是规律?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与疑问。
(3)教师总结规律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
找 规 律
1. 图形规律:△○△○△○
2. 数字规律:2 4 6 8 10
3. 颜色规律:红 黄 红 黄 红
规律 = 重复 + 顺序
```
七、作业设计:
1. 完成课本第X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记录下来并画出一个简单的规律图。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规律识别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在理解“规律”这一抽象概念时仍存在困难,今后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与多角度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