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篇抒情辞赋,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洛水女神相遇的情景,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文情感细腻、语言华美,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一、《洛神赋》文言文原文
余尝游于洛水之滨,见一女子,状若游龙,婉若惊鸿。容止若思,仪态万方。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其色也,丹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眉如远山,眼似秋水。顾盼生辉,转眄流光。秀色可餐,令人魂销。
于是,我心荡漾,不能自已。愿托良媒,以结姻缘。然神人殊途,终不可得。遂作此赋,以寄深情。
二、《洛神赋》白话译文
我曾经在洛水边游玩,看见一位女子,她的姿态如同飞舞的游龙,柔美如流动的清风。她容貌端庄,神情若有所思,举止优雅,千姿百态。见到她,我便难以忘怀,一日不见,就如同过了三个月一样思念。
她的身形啊,轻盈如惊飞的鸿雁,柔美似水中游龙。光彩照人,如同秋天的菊花,又似春天的青松。她仿佛轻云遮住明月,又似微风卷起雪花。远远望去,她明亮如朝阳映照朝霞;靠近细看,她艳丽如荷花从碧波中绽放。
她的面容,红唇未启,便先闻到香气;眉毛如远山般柔和,眼睛似秋水般清澈。她的眼神流转,顾盼之间充满光辉,令人目眩神迷。
于是,我的心被她深深打动,无法自持。我想通过媒人,与她结为夫妻。然而,她是神女,我是凡人,终究无法相守。因此写下这篇赋,寄托我对她的深情厚意。
三、作品赏析
《洛神赋》虽写的是人神相隔的爱情,实则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生动地刻画了洛神的绝世之美。同时,作者借洛神之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与理想的重要篇章,至今仍广为传诵。
结语:
《洛神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曹植才华的体现,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情感与理想生活的向往。阅读此文,不仅能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那份深沉的情感与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