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归石门旧居原文、翻译及赏析】《下途归石门旧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描绘了诗人从旅途返回故乡石门旧居时的所见所感。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原文:
下途归石门旧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辞天子,万古云霄一羽毛。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树森森而蔽日,泉冷冷以鸣秋。
我心久矣,此中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原本是个楚地的狂士,曾用凤凰的歌声嘲笑孔子。
一生高傲不屈,却始终难以融入世俗,朋友疏远,机会也常被错过。
像严陵那样,高高地向天子辞别,成为千古传颂的高士。
我想借着这梦境,飞越吴越之地,一夜之间便到了镜湖边。
湖中的月亮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来到剡溪。
谢灵运曾经居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水面回荡着猿猴的啼叫。
我穿着谢公的木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径。
半山腰看见了太阳升起,空中传来天鸡的鸣叫。
千山竞相秀美,万谷争相奔流。
树木茂密遮住了阳光,泉水潺潺发出秋天的声响。
我的心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之中,其中的真意,想要表达却已忘言。
赏析:
这首诗虽题为“下途归石门旧居”,但内容并非单纯描写返乡之路,而是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中多次提到“谢公”、“严陵”等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诗的结构上,从“我本楚狂人”开始,奠定了全诗豪放不羁的基调;中间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结尾处“我心久矣,此中真意,欲辨已忘言”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哲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也蕴含着他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结语:
《下途归石门旧居》虽非李白最著名的作品,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吟诵的经典。它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对理想人生的追寻,是一曲心灵的归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