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羁绊(jī)拙劣(zhuō)褪色(tuì)
B. 颠簸(bǒ)翌日(yì)追溯(sù)
C. 呼啸(xiào)萦绕(yíng)荒谬(miù)
D. 褪色(tùi)粗糙(cāo)驰骋(chě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赞叹不已风雪载途大彻大悟
B. 草长莺飞人情世故无动于忠
C. 不修边幅周而复始销声匿迹
D. 花香鸟语张灯结彩情郁于中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站在山顶上,_________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A. 凝视期待
B. 注视希望
C. 眺望盼望
D. 看望期望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B.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D.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属于散文。
B. 《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描写的是山水景色。
C.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明代艺人王叔远雕刻的核舟。
D.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二、古诗文默写(共10分)
6. 默写下列诗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柳宗元《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益自刻苦,不恤人言,卒以成其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
② 未尝稍降辞色:________
③ 辄以水沃面:________
④ 不恤人言: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3)甲、乙两文中主人公在求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四、作文(共30分)
8. 题目:那一次,我真感动
要求:
- 写一篇记叙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字数不少于600字。
-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C
2. A
3. C
4. C
5. B
二、古诗文默写
6.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三、阅读理解
7. (1)① 得到② 曾经③ 用④ 在意、顾及
(2)① 抄完后,赶快送回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 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
(3)勤奋刻苦、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虚心求教等。
四、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