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赏析汇总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赏析汇总!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17:16:0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赏析汇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历来被视作李白抒发友情与离愁的代表之作。

一、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创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李白交情深厚。然而,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最终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充满惋惜与牵挂,于是写下此诗,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安慰。

三、诗意解析

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

开篇以自然景象起兴,描绘出春末夏初的凄凉氛围。“杨花”象征漂泊无依,“子规”即杜鹃鸟,其啼声哀婉动人,常用来表达离别之痛。这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忧伤、孤寂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句:“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道”表明诗人是听闻此事,并非亲眼所见,更显出一种遥远而无奈的情绪。“五溪”指当时较为偏远的地区,进一步强调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第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人称道的两句。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绪寄托于明月,希望它能陪伴友人一路西行,直到夜郎(今贵州一带)。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不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出他对友情的执着与超越时空的关怀。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情感真挚

全诗通过“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悯与关切。

2. 语言简练,意境悠远

李白用词精炼,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3. 想象丰富,情感升华

将愁思托付于明月,是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

五、赏析总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抒情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展现了友情在逆境中的力量。尽管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但心灵的沟通却跨越了地理的阻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广为传诵,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