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五人墓碑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七录斋集》中。这篇文章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记述了明末苏州人民为反抗宦官魏忠贤的专权而斗争的壮烈事迹,并赞扬了五位普通百姓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就义的精神。文章虽短,却情感深沉,气势恢宏,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章开篇点题,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呜呼!五人之死,其意义非同寻常。”紧接着,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五人的牺牲与当时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欺压百姓的官员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出五人“义不屈”的高尚品格。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也深化了主题思想。
在叙述五人被捕、受刑、就义的过程中,张溥用词简练而有力,如“卒葬之于城南之上”,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悲壮的画面。同时,作者并未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描述上,而是通过对五人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他们之所以敢于抗争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对正义的坚持、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生命尊严的捍卫。
文章结尾部分,张溥以“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作结,既是对五人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后世读者的深刻启示。他提醒人们,在面对强权与压迫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勇于担当,维护正义。
《五人墓碑记》虽为一篇碑文,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成为明清时期文人关注社会、弘扬正气的代表之作。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今天看来,这篇文章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激励着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良知,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