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一、教材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20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呼风唤雨”这一成语在现代科技中的真实含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并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并掌握“呼风唤雨”、“奇迹”、“依赖”等词语的意思。
- 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 难点: 理解“呼风唤雨”在文中的比喻意义,以及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吗?它原本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课题。接着播放一段关于20世纪科技发展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呼风唤雨”的比喻意义。
-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 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科技带来的便利。
4.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0分钟)
- 分组讨论:你认为未来科技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5.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科技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
- 完成同步练习题;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21世纪科技》。
六、板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
科技发展人类进步
| |
呼风唤雨(比喻)
奇迹不断出现
```
七、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呼风唤雨”在文中指的是( )
A. 雷电交加
B. 自然现象
C. 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D. 人们祈求下雨
2. 下列哪一项不是20世纪的科技成果?( )
A. 电话
B. 互联网
C. 火车
D. 人造卫星
二、填空题
1. 课文告诉我们,20世纪是__________的世纪。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 你认为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互动性。但在引导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比喻意义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应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