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望岳原文赏析】《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巍峨壮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胸襟开阔、志向远大的精神风貌。
原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诗意解析
开篇“岱宗夫如何?”一句,以设问的形式引出对泰山的赞叹。“岱宗”是泰山的别称,古人称其为五岳之首,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人用“夫如何”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敬畏与赞美,仿佛在问:“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绵延不绝的山势。齐鲁大地自古便是文化繁盛之地,而泰山横亘其间,青翠连绵,令人叹为观止。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与壮美。大自然将所有的灵气与秀丽都凝聚在这座山上,山的高低起伏使得阳光与阴影分明,仿佛将昼夜分割开来,展现出一种天地之间的壮阔景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云气在胸中翻涌,仿佛心灵也随之激荡;极目远眺,飞鸟归巢,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杜甫诗歌中最为人传颂的名句之一。诗人表达了自己登上泰山之巅的决心与豪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只有站在高处,才能俯瞰一切,超越世俗的局限。
二、艺术特色
1.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全诗从整体上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语言简练却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恢弘气势。
2. 情感真挚,志向高远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节奏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
三、思想内涵
《望岳》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首抒发诗人志向与情怀的作品。杜甫在青年时期便立下远大志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造福百姓。这首诗正是他胸怀天下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结语
《望岳》以其雄浑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在文学欣赏还是精神追求方面,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