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韩愈原文】《石鼓歌》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二十四句,以奇崛的语言、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石鼓的来历与历史价值,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对先贤智慧的敬仰。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历史研究中也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韩愈在诗中写道:
>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有周之衰,文武之业,日就颓靡。
> 石鼓之文,谁为之?
> 恐非人力所能为。
> 或云:此乃秦人所刻,秦之始皇,扫六合,吞八荒。
> 其文奇古,若龙蛇盘旋,风骨苍劲。
> 韩子曰:‘斯文也,非吾辈所能及。’”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石鼓上的文字,实则借古讽今,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文化传承的忧虑。韩愈以石鼓为引,感叹古道之衰、礼乐之废,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先贤精神。
《石鼓歌》语言雄奇瑰丽,结构严谨,情感深沉,体现了韩愈“文以明道”的创作理念。他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创新,打破了当时文坛的陈规旧习,成为唐宋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石鼓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它属于西周时期,也有观点认为是秦代遗物。而韩愈在诗中并未明确指出石鼓的年代,而是通过描写其文字的奇特与历史的悠久,引发读者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
此外,《石鼓歌》在后世影响深远,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仿作或评论此诗,如宋代苏轼、陆游等均对其有过高度评价。清代学者赵翼更称其为“千古奇文”,可见其文学价值之高。
总之,《石鼓歌》不仅是韩愈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千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