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城西百余步(hellip及及hellip及《右溪记》原文及翻译)】在湖南道州城西不远处,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为“右溪”。这条小溪虽不显眼,却因其自然之美和文人墨客的吟咏而闻名。唐代文学家元结曾在此写下一篇散文《右溪记》,以抒发他对山水之美的感悟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右溪记》原文:
>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焉。东流数十里,入于潇水。或曰:此其古之潇水也。余尝游焉,爱其清浅可涉,乃为之立石,刻其名,题其上曰:“右溪。”
> 水既清而浅,可以濯吾足;林木葱郁,可以荫吾身。其石多奇形,可坐可卧,可倚可凭。余每独往,或终日不返。
> 岂非天赐之乐?然世之人罕至,惟予与山僧、野老共之。今予去矣,后之来者,当知予心之所乐也。
《右溪记》翻译:
在道州城西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东流淌几十里,最终汇入潇水。有人说,这可能是古代的潇水。我曾经游览过这里,喜爱它的水清且浅,可以涉水而过,于是为它立了一块石碑,刻上名字,并在上面写道:“右溪”。
这里的水既清澈又浅,可以用来洗脚;周围的树木茂盛,可以遮阴避暑。溪边的石头形状奇特,既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靠一靠、扶一扶都十分方便。我常常独自前来,有时一天都不回去。
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的快乐吗?然而世上的人很少来这里,只有我和山中的僧人、乡野的老者一起享受这份宁静。如今我要离开了,后来的来访者,应当能明白我心中所乐之处。
总结:
《右溪记》虽然篇幅不长,却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元结借右溪之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散文中的佳作之一。
今日重读此文,仍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闲适与安然。或许,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更应寻找属于自己的“右溪”,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