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middot及卫风及middot及竹竿》原文译文及鉴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其中《国风》部分多为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情感与风俗。《国风·卫风·竹竿》便是其中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作品。
原文: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 问我何如,我曰无良。
> 匪我无良,媒聘疏略。
> 贻我彤管,有女同车。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我的心思不是石头,不能随意转动;
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随便卷起。
我的仪态端庄稳重,无法随波逐流。
淇水浩浩荡荡,浸湿了我的车帘。
女子出嫁远行,离开了父母和兄弟。
有人问我过得如何,我说没有好结果。
并非我没有好的选择,只是媒人疏于安排。
她送我一支红色的笔管,曾与我一同乘车。
那红笔光彩夺目,让我心悦神怡。
从牧场归来时,她赠我一束白茅草,
真是美丽而特别。
并不是这东西本身美好,而是因为是美人所赠。
鉴赏:
《竹竿》是一首描写女子出嫁后思念家乡、怀念旧日情谊的抒情诗。全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渲染,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无奈的心境。
诗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强调了诗人内心坚定、不轻易改变的决心。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爱情的执着,也反映出对人生道路的坚持。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描绘了出嫁途中的情景,水流湍急,象征着离别与前路的未知。而“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则直接点明了女子出嫁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中还提到“贻我彤管,有女同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眷恋。“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心中真正珍视的是那份来自爱人的温情与陪伴,而非物品本身的价值。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爱情的坚守,体现了《诗经》中“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它不仅是古代女性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关于爱情与亲情的重要篇章之一。
结语:
《竹竿》虽篇幅不长,却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真挚的感情。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现代人的心弦,正是因为它所传递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思念、牵挂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