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省优获奖公开课教案版(10页)】【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与妻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文章主旨。
-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句式及修辞手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 学习通过文本细节分析人物情感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 结合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志士的牺牲精神与家国情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与对国家的大义担当,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与责任感。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 理解文章中“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深刻含义。
- 分析文章语言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 理解林觉民在“舍小家为大国”中的矛盾心理与坚定信念。
- 探究文章中“至爱”与“至痛”的情感层次。
【教学课时】
1课时(45分钟)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图片、音频、视频等)
- 课文原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任务单(包括字词整理、内容概括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短片或展示林觉民的画像,引出课题《与妻书》。
提问:“如果你要写一封给亲人的信,你会如何表达你的感情?”引发学生思考。
二、初读感知(8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不懂字词,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3. 简要介绍作者林觉民及其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2. 提问引导:
-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 小组讨论:林觉民为何要在临死前写这封信?他想表达什么?
四、深入探究(10分钟)
1. 分析文章结构:
- 开头:表达诀别之情
- 中间:回忆夫妻情深,抒发报国之志
- 结尾:以“吾诚愿与汝相守”作结,表达无限眷恋与坚定信念
2. 探讨情感层次:
- 对妻子的深情
- 对家庭的牵挂
- 对国家的责任
- 对理想的追求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展示其他革命志士的家书片段(如秋瑾、方志敏等),比较其情感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理解“家国情怀”?
六、课堂小结(2分钟)
总结课文主旨:林觉民在生死之间,选择了为国捐躯,但他对妻子的爱从未改变。他的信不仅是对爱人的告别,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呼唤。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为《我眼中的林觉民》。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
与妻书 —— 林觉民
一、情感主线:
爱妻 → 爱国 → 忠于理想
二、语言特色:
朴实真挚,情感浓烈
反复抒情,层层递进
三、思想主题:
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的统一
革命者的无私与担当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妻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情感体验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今后可加强情境创设与情感共鸣的引导。
(全文约10页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删减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