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书写“搭、船、鸟、绿、金”等词语。
- 理解作者通过观察描写小鸟的细致方法,学习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所见所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描述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习惯。
- 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观察小鸟的细致与生动。
- 学习如何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描写事物。
- 难点: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理解“搭船的鸟”这一独特现象。
-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学到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思考“你有没有见过搭船的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一张小鸟站在船边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小鸟搭船吗?你觉得这可能吗?”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
2. 板书课题:
板书《搭船的鸟》,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懂的地方。
2. 检查朗读:
教师抽查几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鼓励学生大胆朗读。
3. 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学习生字词:
- 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搭、船、鸟、绿、金、悄悄、美丽”等词语。
- 分组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2. 分段讲解:
-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小鸟动作、颜色、神态的语句。
- 例如:“那只鸟飞到船上,像一个乘客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细致和语言生动。
3. 朗读感悟: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节奏。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讨论:
“为什么作者会说这只鸟是‘搭船的鸟’?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2. 想象训练: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去旅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口头表达。
(五)总结升华,布置作业(5分钟)
1.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好。
2.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并造句。
-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看到的一只鸟》,要求写出它的样子、动作和你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
搭船的鸟
观察细致语言生动
美丽可爱热爱自然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 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
- 是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达?
备注:本教案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符合新课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