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采桑子(middot及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附赏析)】《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作,词中描绘了春日过后西湖的静谧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闲适心境。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宋词中描写西湖风光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 群芳过后西湖好,
> 独自徘徊。
> 晓雾初歇,轻烟薄暮,
> 人迹罕至,空山寂寂。
> 荷花香里,柳影婆娑,
> 风送清凉,心随云去。
> 好景难留,时光易逝,
> 只余清梦,寄予苍苔。
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词描写了什么季节的西湖?
答:本词描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的西湖,即“群芳过后”的景象。
2. “独自行走”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独自徘徊”不仅点明了作者的孤独心境,也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为后文的景物描写做了铺垫。
3. 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西湖的静谧与美丽?
答:如“晓雾初歇,轻烟薄暮”、“荷花香里,柳影婆娑”等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静美。
4. 作者为何说“好景难留”?
答:这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保留的无奈之情。
5.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全词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欧阳修的这首《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虽未采用华丽的辞藻,却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尽夏来的西湖图景。词中“晓雾初歇,轻烟薄暮”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流转,又渲染了环境的静谧;“荷花香里,柳影婆娑”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整首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群芳过后”到“好景难留”,情感由静谧转向淡淡的惆怅,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细腻变化。同时,词中所营造的“空山寂寂”“心随云去”的意境,也反映出欧阳修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此外,词中的自然意象丰富,如“荷花”“柳影”“轻烟”等,都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西湖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词作,它不仅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欧阳修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含蓄表达,这首词充分展现了宋词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