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原文翻译赏析】《冉冉孤生竹》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经典之作,虽未署名作者,但因其情感真挚、语言含蓄而广为流传。这首诗以“孤生竹”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原文
>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 兔丝生有时,妇人弃捐多。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女萝依松柏,兔丝缠草木。
> 谁能令君心,复为旧时态?
二、逐句翻译
1.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那株柔弱的孤竹,生长在泰山的山脚下。
——“冉冉”形容竹子慢慢生长的样子,“孤生竹”象征孤独、无助之人。
2.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我与你结为夫妻,就像兔丝依附女萝一样亲密。
——“兔丝”和“女萝”都是植物,常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依恋关系。
3. 兔丝生有时,妇人弃捐多。
兔丝有它的生长时节,但女子却被抛弃的情况却很多。
——表达女子在婚姻中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常。
4.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我只希望有一个真心爱我的人,白发到老也不分离。
——这是全诗的核心情感,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5. 女萝依松柏,兔丝缠草木。
女萝依附于松柏,兔丝缠绕着草木。
——进一步用自然界的依附关系来比喻夫妻间的相互依赖。
6. 谁能令君心,复为旧时态?
有谁能让你的内心,回到从前那样温柔?
——诗人质问对方是否还能重拾旧情,充满哀怨与无奈。
三、赏析
《冉冉孤生竹》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诗中通过“孤生竹”“兔丝”“女萝”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世界。它不仅仅是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更是对人生无常、感情易变的深刻思考。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古典诗词的婉约之美,又不失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最后一句“谁能令君心,复为旧时态?”道出了许多爱情悲剧背后的真相:人心难测,情义易逝。
四、艺术特色
- 比兴手法:以“孤生竹”起兴,引出对爱情的描写,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
- 象征意义:兔丝、女萝等自然意象,象征爱情的依附与脆弱。
-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浓烈,字里行间透露出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期待。
- 结构紧凑:全诗八句,层层递进,结尾点题,形成完整的情感闭环。
五、总结
《冉冉孤生竹》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爱情诗,它不仅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与命运的无常。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