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2031110440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一篇富有哲理和人物性格鲜明的篇章,记录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在闲谈中表达各自志向的情景。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以下是一些针对该篇文言文的理解性默写题,适合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填空题(请根据原文填写)
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毋吾以也。”
答案:居则曰
2.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不吾知也
3.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千乘之国
4.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答案:其言不让
5. 宗庙之事,如会同,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
答案:端章甫
6.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答案:浴乎沂
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答案:风乎舞雩
8.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案:吾与点也”
二、选择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则曰:‘不吾知也。’”——“居”意为“居住”。
B. “千乘之国”——“乘”指“辆”。
C. “宗庙之事”——“宗庙”指国家祭祀场所。
D. “莫春者”——“莫”通“暮”,意为“晚”。
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曾皙所描述的理想生活场景?
A. 浴乎沂
B. 风乎舞雩
C. 吾与点也
D. 舍瑟而作
答案:D
三、简答题(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 孔子为何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同?
答:孔子认为曾皙描绘的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即人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符合孔子“礼乐”的理想社会观。
2. 从文中可以看出四位弟子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
答:子路性格豪爽、自信;冉有谦逊、谨慎;公西华谦虚、有礼;曾皙洒脱、超然。他们各自表达了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
四、翻译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居则曰:‘不吾知也。’”
译文:平时(他们)说:“不了解我。”
2.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译文:弹着瑟的声音渐渐稀疏,发出“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
3. “吾与点也!”
译文:我赞同曾皙的观点!
通过以上理解性默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言文的内容与思想内涵,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建议:复习时注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并结合语境理解句意。
---
如需更多相关练习题或解析,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