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理解“5以内数的组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3. 鼓励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小熊、小兔、小猫、小狗等动物)
- 数字卡片(1~5)
- 小动物头饰若干
- 操作材料:小糖果、小饼干等实物或图片
- 黑板、粉笔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的图片,讲述故事:“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了小兔子、小猫咪和小狗来家里做客。小熊想给每位朋友准备一些小点心,可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分才公平。”
提问引导:
- “小熊有5块饼干,要分给3个朋友,可以怎么分呢?”
- “如果小兔子拿1块,小猫拿2块,小狗拿2块,这样对吗?”
2. 探索发现(10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和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操作:
- 幼儿分组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每人领取一定数量的“食物”。
-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小熊有5块饼干,怎样分才能让每个朋友都拿到不一样数量的饼干?”
操作建议:
- 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分一分、摆一摆。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并记录下来。
3. 分享交流(8分钟)
每组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说出自己分配的数量。
教师总结:
“原来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只要加起来是5,就是正确的分法。”
4. 游戏巩固(7分钟)
游戏名称:“小熊分礼物”
玩法:
-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如5),幼儿根据数字快速拿出相应数量的“礼物”。
- 然后将礼物分给不同的小动物,看看是否符合“5以内数的组成”。
5. 活动延伸(2分钟)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分糖果”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概念。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正确理解“5以内数的组成”。
- 注意幼儿在合作与表达中的表现,给予积极反馈。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熊请客”的情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了学习兴趣。今后可增加更多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提高原创性与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