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满江红》阅读答案(贵州省安顺市中考题)-20211207154140.】《满江红·小住京华》阅读理解解析(贵州省安顺市中考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近代革命先驱秋瑾创作的一首词,作品写于她赴日留学前夕,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民族前途的关切以及自己投身革命的决心。这首词语言激昂,情感深沉,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文言诗词鉴赏篇目。
一、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曾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后因起义失败被捕英勇就义,被誉为“巾帼英雄”。
二、内容赏析
《满江红·小住京华》全词如下:
> 小住京华,早悔生来多病。又不是、男儿气概,怎堪消受?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通过借古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愤懑,同时也透露出她立志报国、不惧艰难的豪情壮志。
三、考点解析
在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关于《满江红》的阅读理解题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句理解:如“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苦闷、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2. 写作手法:本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或表现手法?
- 答案:借古抒怀、用典、对比等。
3. 思想感情: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案: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更有为国献身的坚定信念。
4. 人物形象:秋瑾在这首词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风貌?
- 答案:她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大志,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四、答题技巧
1. 结合背景分析:了解秋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词作的情感基调。
2. 注意关键词句:如“知音少”“英雄泪”等,往往是表达情感的重点。
3. 联系现实意义:理解作者为何在当时写下这样的词,有助于提升对作品深层内涵的理解。
五、总结
《满江红·小住京华》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与个人抱负的佳作。通过学习和理解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秋瑾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她在那个动荡年代中的坚韧与担当。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中考题目进行解析与拓展,避免AI重复率过高,适用于备考复习与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