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是清代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代表作《陶庵梦忆》。文章通过描写作者童年时期游览于园的经历,展现了园林的精巧布局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之情。
一、字词理解
1. 于园:明代著名私家园林,位于江苏扬州,以假山叠石著称。
2. 玲珑剔透:形容建筑或景物精致、通透。
3. 奇峰怪石:指形状奇特、姿态各异的山石。
4. 幽深曲折:形容路径曲折深远,富有层次感。
5. 不觉:不知不觉地。
二、内容概括
文章开头交代了游览于园的时间和地点,接着详细描写了园中的假山、水池、亭台等景观,突出了其设计巧妙、景色宜人。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审美追求,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三、写作特点
1. 语言简练:张岱用词精准,语句简洁明了,富有画面感。
2. 结构清晰:文章按空间顺序展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 情感真挚:虽为写景,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故园的深情厚意。
四、问题与解答
1. 作者为何要描写于园?
答:作者通过描写于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昔日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园林艺术的欣赏与热爱。
2.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于园的特色?
答:文中提到“奇峰怪石,层层叠叠”,“幽深曲折,别有天地”,这些都体现出于园在布局和造景上的独特之处。
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文章不仅描绘了于园的美景,还寄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五、拓展延伸
《于园》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园林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启示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也要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
《于园》是一篇描写园林景色的优秀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园林的精妙设计,还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