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伟大品质,特制定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理解白求恩大夫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短片,引出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发音错误,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第一部分: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恶劣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的作用。
2.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3.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讨论“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拓展延伸
结合现代生活实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白求恩大夫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白求恩大夫精神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板书设计
- 手术台就是阵地
- 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忘我工作
- 学习榜样,传承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白求恩大夫的伟大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
希望这份内容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调整,请随时告知。